理论上说,土地征拆范围在征拆项目开始前已经确定,有现成的数据,只需被审计单位提供即可。但实际审计过程中发现,由于某些土地征拆项目实施周期长、参与征拆的工作人员多且由不同的职能部门临时抽调组成、征拆地块分散、数量多、面积大等因素导致本应清晰的征拆范围边界不明确,致使征拆形成土地资产的完整性无法保证。对此,审计要充分发挥“经济体检”职能,针对征拆形成的土地资产开展审计调查,守护资产的完整性,为进一步盘活资产提供准确依据。
一是调查土地征拆范围的完整性、准确性。一是要求被审计单位协调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将征拆前的正射影像图与当前卫星遥感图片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通过今昔地理状态的变化,圈定项目征拆区域,形成征拆范围示意图。二是将资金支付形成的土地资产与可研报告、征拆原始档案、征拆范围示意图四者一一对应。利用征拆原始档案国有土地使用证后附的地块图斑数据、集体土地的钉桩测量结果数据在Arcgis地理信息软件中与圈定的项目征拆区域图叠加进行比对,修正面积误差,确保土地征拆面积准确、征拆地块无遗漏。
二是调查土地征拆范围内已利用土地划分方式及面积的准确性。已利用土地分为出让和划拨两种方式。审计调阅土地出让主管部门提供的土地出让、划拨台账,从中筛选出征拆范围内的出让、划拨地块,并取得出让收入、划拨收取土地成本相关的财务资料。与相关土地出让、划拨的原始档案进行比对,确保已利用土地利用划分方式正确,出让、划拨面积精准。
三是调查土地征拆范围内未利用土地现状。采用查看地图软件影像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发现未利用土地真实现状。将未利用地块的图斑数据导入奥维互动地图,查看地图软件对应的影像,发现未利用地块上有无建筑物,有的放矢进行现场核实。审查未利用地块上的建筑物是否为实际未征收地块,是否为已征收未拆除地上物地块以及有无违规占用土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