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 财务会计提质增效的路径
发文时间:2024-11-14 13:06
来源:包头市审计局

随着财务信息化的迅猛发展,预算管理一体化已逐渐演变为行政事业单位财会管理的核心模式,该模式深度整合了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了财务信息的高效共享与财务模块的有效协同,从而助力财会管理的效率提升与质量改善。但在这一新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财会管理也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实现财会管理的提质增效,已成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急需探索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是拧紧预算“龙头”,增强预算约束力。为确保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有效实施,行政事业单位首先要设定切实可行的预算目标,在源头上实施严格把控,从项目设立的初期,进行科学严谨的预算监管,以确保项目的每个步骤都与既定的预算目标和原则相符合。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控制预算管理的整体质量,还能加速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进程,确保项目资金的财务目标与其执行进度的一致性,进而有效提升整体预算管理的质效。

二是把好支出“关口”,把钱用在刀刃上。预算管理一体化关键在于结合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双重运行模式,项目入库阶段在这种模式中尤为关键,它不仅关系到会计核算的基础环节,如建立账目、审核、结账等,还涉及财政支付等重要环节。推动健全“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督、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运用”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认真梳理上级专项资金项目,加大对项目前期谋划、项目支出执行的监督力度,可以推动财政资源配置更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更好。

三是加强顶层“设计”,健全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管理一体化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从战略高度出发,建立一套合理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其中包括确定预算管理的具体目标、原则、环节、内容以及责任主体,从根本上保证预算管理实现全过程可控、可追溯。同时,要加大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力度,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先进的信息技术方法来全方位增强预算管理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字体
打印
关闭
相关附件